《八闽通志》中记载的林氏名人
林披,字茂则,莆田人,目以一览必记于心,年二十以明经擢第。(唐)天宝中,投临订郡曹掾,郡多山鬼淫祠,民厌苦之,著《无鬼论》。刺史樊滉奏署临汀令。以治行迁别驾,复以御史大夫李栖筠奏,授检校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。子葦等八人又皆仕为刺史、司马、长史,号“九牧林氏”
[录自明《八闽通志》卷之七十一]
林蕴,字复梦,披之子,(唐)贞元中明经及第,复应“贤良方正科”,为西川节度推官。刘辟叛,蕴切谏,辟令以刃磨其颈,胁之使服,蕴叱曰:“死即死,我颈岂顽奴砥石邪?”辟知不可屈,释之,斥为唐昌尉。李吉甫、李绛、武元衡为相,贻书讽以六事,皆当时极弊。沧景程权辟掌书记,权上版籍而军中挟权拒命,蕴为陈大义,权乃得去。迁礼部员外郎,终邵州刺史。
[录自明《八闽通志》卷之七十一]
林藻,字纬乾,披之子,少有志尚,耻为遐荒农人,慨然欲自奋发在于闾里间,其言曰:“张九龄生于韶阳,陈子昂出于蜀郡,彼何人?”乃与欧阳詹刻意攻文,贞元七年用词赋擢进士第。郡人擢第自藻始。官至侍御史。
[录自明《八闽通志》卷之七十二]
林攒,字会道,莆田人。贞元初为福唐尉,母亡,水浆不入口者五日。既葬,庐墓有白乌甘露立祥,而观察使遣官属验实,会露稀,里人失色,攒哭曰:“天所降露祸我耶?”俄而露复朵,乌亦回谢。诏作双阙于里门。欧阳詹作《甘露述》。
[录自明《八闽通志》卷之七十二]
天妃林默,始祖唐邵州刺史谥忠烈,讳蕴公之七世孙女也。高祖州牧圉公,曾祖保吉公,五代周时为统军兵马使,弃官隐于海滨贤良港。祖福建总管孚公,父都巡惟慤公,生男一女六。(天)后其第六女也,诞降时港四面山巅倾頺,于今可见所窥之井,即港之麓。升天则在海屿湄洲也。
[录自清《勅封天后志》影印本,清乾隆四十三年, 特授泉州府惠安县儒学教谕、裔侄孙清标《勅封天后志序》]
天妃吾宗都巡愿公之女也,诞降于有宋建隆元年(960),生而灵异,少而颖慧,长而神,化湄山上,白日飞升。相传谓(观音)大士转身其救世利人、扶危济险之灵。与慈航宝筏度一切苦厄,均属慈悲至性。
[录自清《勅封天后志》影印本,赐进士荣禄大夫、太子太保、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、裔侄孙尧俞序文]
天后父惟慤(一云名愿),为宋都巡官,娶王氏,二人多积德。已生一男五女,每念一子单弱,常当空祈再赐佳儿。王氏梦大士告之曰:尔家行善,今赐女一丸服之。当得慈济之貺。遂娠。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,王氏腹震,有一道红光入室,香气氤氲,观者如堵,及生,父母大失所望,时港四围之山崩摧,乃灵气所钟也。至满月不闻啼声,因名曰:默。
[录自《勅封天后志》卷下]
后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,照妆于井中,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,拥井而上。有仙官一班迎护状,诸女骇奔,后受之不疑。少顷,乘虚而化,莫不惊异常身在空中,神游方外。谈吉凶祸福,靡不奇中。
[录自《勅封天后志》卷下]